English

在贫困乡镇吃苦无怨无悔

——记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副县长兼王下乡党委书记王应才
2000-05-05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整理 我有话说

王应才常说,一个共产党员,要想有所作为,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,那里有崇高的事业,有远大的前途,有无穷的乐趣。

王下乡是海南省最贫困的乡镇,近千座山头布满全乡。地贫人少,471平方公里,仅有3500多人。解放几十年了,王下人的口粮还不能自给,人均年收入仅200元,刀耕火种仍是这里的主要生产方式。5年前的夏季,王应才肩负着县委治穷的重托来到王下任乡党委书记。1998年3月他被选为副县长。县城环境优美,但没有脱贫的王下,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心上。在县政府工作不到两个月,他就主动要求重返王下乡工作。

这个乡镇山高路陡,几乎与世隔绝,当地群众世世代代怨叹出山难。从前,村民得了大病,往往要按每斤3-5元的价钱,请人把病人抬出山去治疗。治穷要找准突破口,开山修路成了王应才为群众办的第一件事。他领着乡干部走村串户,做群众的思想工作,发动全乡一千多个劳动力到霸王岭上安营扎寨,义务投劳修建王下主干公路。当时,正值冬季,寒风细雨多,山蚂蝗、蚊子又叮人,夜里更是潮湿难睡。他和群众在山沟里风餐露宿,一起劳动,一起吃住。既当指挥员,又当战斗员,炸石、挖土、填沙、引爆样样带头干。一个多月后,20多公里长的沟壑纵横的土路,变成了一条宽阔平坦的砂石路。从王下到县城石碌,原来半天的路程现在只用1个多小时就到了。

主干公路的开通,使黎族同胞看到了脱贫的希望,干劲倍增。趁热打铁,王应才又组织群众开辟乡政府通往各村的公路。5年时间14个自然村与乡政府的路都开通了。黎族同胞可高兴了,像过节一样,庆祝自己的劳动成果。修建的65公里路和6座桥梁,为国家节省资金300多万元。

王下乡虽然有许多河流,可长期以来,黎胞们却守着山泉喝浑浊的河沟脏水。守着河流却没有电,由于卫生条件差,王下乡成了华南地区有名的高疟区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王应才带着乡干部翻山越岭,寻找水源。他们用简便的引水系统,把清甜可口的山泉引到黎族同胞家里。如今全乡已有90%以上群众饮上自来水。同时,他们土法上马,将水轮泵架在河沟上,用山泉水做动力,解决了用电问题。1996年,王下人度过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亮堂堂的春节。有了电,卫星电视接受系统、程控电话也相继设立开通。

从到王下上任的第一天起,王应才就时时提醒自己,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,要时时刻刻想着老百姓的利益。5年多来,王下黎族同胞的生活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全乡种植芒果3450亩,实现了全乡人均一亩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3年的200元增加到1999年的850元,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。从1995年起,长期吃救济粮的王下,也开始每年向国家上交公粮两万多斤。

王下人世世代代都住茅草房,到1994年,全乡仅有三间瓦房。王应才以为拆掉茅草房盖砖瓦房,是群众求之不得的事,没想到封建迷信旧思想的影响,使盖瓦房阻力重重。这年秋天,乡里决定先在椰子村进行民房改造,从村长到村民全反对。各种迷信说法令人哭笑不得。治穷先治愚,可治愚谈何容易。王应才和乡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科学,破除迷信,各村村长的思想通了,乡里紧帮村长搬家、拆房、平整地基。乡亲们看到后自觉行动起来,拆掉了祖祖辈辈住惯的“船型茅屋”。1995年春节,椰子村52户村民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,现在全乡80%的黎胞住上了新瓦房。

1996年8月,海南历史上罕见的第18号强台风登陆,王应才回家拿起斧头、山刀、手电筒,叫上几位乡干部,冒着狂风暴雨赶往王下。在悬崖峭壁上,车难以分辨前进方向,一不小心,就会连人带车滚进深渊。他们摸索着前进。当车行至海拔一千多米的鹅贤岭时,路已被狂风刮倒的树截断,大家下车砍的砍,搬的搬。他失手砍中自己的膝盖,鲜血流个不停,同事们劝他返回县城,他说:“那不行!王下三千多黎族群众在受灾,这时他们最需要我们啊,就是爬也要爬过去!”经过七个多小时的跋涉,终于赶到乡里。由于组织救灾及时,把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。王应才深有感触地说,这里虽然艰苦,但我无怨无悔。

(本报记者整理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